
名稱由來:
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又名馬生菜、馬齒菜、馬屎莧、五行草、酸莧、豬母乳、馬勺菜、地馬菜、馬蛇子菜、長壽菜、老鼠耳、寶釧菜、螞蚱菜,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
李時珍說「其葉比並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因此得名。
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肥厚多汁,通常匍匐無毛;圓柱形莖下部匍匐,上部略能直立;莖分歧甚多,帶有紫紅色。肥厚的倒卵狀楔形葉子對生,先端圓形,全緣;夏季開淡黃色小花;蒴果圓錐形,蓋裂。
藥理作用:
味甘酸、性寒、無毒。歸肝、大腸、膀胱經。
功效與用法:
功效為清熱解毒,散血消腫,除濕止痢,利尿潤肺,止渴生津。主治痢疾、癰瘡腫毒、臁瘡、消渴生津、小便不通、白喉、久咳、蟯蟲、男性陰囊濕疹、婦女赤白帶下、子宮出血、痔瘡出血、乳瘡。
30~60克。煎湯、煮粥或搗汁。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食用
1、馬齒莧經常用作綠葉菜。葉子肉質,口感脆粘,味道微酸微鹹。
2、馬齒莧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C、核黃素等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綠葉菜中占首位。
3、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馬齒莧可涼拌,可用肉絲烹炒,亦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用,日本山形縣居民,當作蔬菜涼拌後食用。
禁忌:
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忌服。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