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數千年來人們為了保護自己挖掘出了不少種可以用於治療蛇咬傷的草藥,而為了提示後人其效果,這類草藥多在名字中加有“蛇”字,而蛇舌草正是其中之一。

特徵:

一年生披散草本植物,莖稈可以高達半米,地底下的小枝十分細長,葉片呈現對生形式,沒有葉柄,葉片多呈現線型或者披針狀。

藥理作用:

白花蛇舌草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腫、利濕通淋之功效。

功效與用法:

1、白花蛇舌草常配伍金銀花、連翹、菊花等品以治療癰腫。

2、用於腸癰時,白花蛇舌草與紅藤、敗醬草等清熱解毒藥配伍。

3、若腫毒及毒蛇咬傷,白花蛇舌草可外用搗敷患部,和配伍紫花地丁、半邊蓮等內服用。

4、於治熱淋小便不利之證,白花蛇舌草配半邊蓮、車前草、石葦等。

食用

白花蛇舌草茶

白花蛇舌草、半邊蓮連同清水10杯煮至大滾,改慢火煮1小時,下片糖煮10分鐘,隔渣飲用,亦可冷藏享用。此茶能清熱解毒,但其性寒涼,易感頭暈者慎用。

禁忌:

1、陰疽及脾胃虛寒者忌用白花蛇舌草。

2、體弱虛寒者慎服白花蛇舌草。

3、孕婦慎服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屬於寒性藥物,故體質虛寒、脾胃虛弱之人在使用白花蛇舌草之後容易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腹瀉、腹痛,低血壓,頭暈等副作用。

白花蛇舌草性偏寒,生理期的女性服用可能會造成月經紊亂,故正值月經期及更年期女士應避免使用白花蛇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