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氣污染指數
(7)
|
減少戶外體力消耗及在外逗留時間,活動強度及時間可維持於中等程度。 |
 |
空氣污染指數
(8-9)之間
|
出發前2小時及活動期間:學校應禁止易受空氣質素影響的學生(例如心臟或呼吸系統有毛病的學生)參與戶外活動。活動強度及時間可維持於中至低等程度。 |
 |
空氣污染指數
(10)
|
出發前2小時及活動期間:學校應停止所有戶外活動。 |
 |
熱帶氣旋警告 |
出發前2小時:如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教師應立刻取消所有課外活動。
活動期間:如一號戒備信號或更高的警告信號在活動進行期間才懸掛,應立即折返家中,或前往最近的安全地點暫避,直至風勢已無危險方可離開。
|
  |
紅黑暴雨警告 |
如天文台上午5時30分至6時前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全日制學校應全日停課。
上課及活動期間:倘若天文台在上課及活動期間發出紅、黑色暴雨警告,教師應立刻停止所有體育及戶外活動,並帶領學生前往安全地點暫避, 教師及學生應留在安全地點,直至雨勢轉弱及交通情況已有改善,直至可安全回家為止。
|
 |
雷暴警告 |
出發前2小時:如出現雷暴警告,遠足、遠征訓練、野外露營、野外定向、野外考察及預計有危險的活動需要取消。
活動期間:如途中遇上暴雨,同學應離開山脊、山巔及其他高地;盡可能坐在絕緣的衣物上,並避免接近洞穴及積土的裂隙。不要坐在樹下或細小的坑洞內,並遠離牆壁及塔尖等地方;尋找穩固的地方立足,不要站在鬆散的石上。同學亦應該遠離樹木及較易傳電的建築物,例如鐵皮屋等;導師及同學應選擇最安全地點暫避,待適當時盡快回家。
|
  |
水浸及山泥傾瀉警告
(留意收音機及電視的廣播)
|
出發前2小時:取消到受影響地區的戶外活動。
活動期間:導師及同學應選擇最安全地點暫避,待適當時盡快回家。
|
|
寒冷或酷熱天氣警告
|
教師/導師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將活動押後,甚或取消。
|
 |
寒冷天氣警告 |
如教師/導師決定繼續舉行戶外活動,應要求參加者在寒冷天氣警告發出後多穿保暖衣物,以防因嚴寒而引致體溫過低;
|
 |
酷熱天氣警告 |
在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之後,則應要求參加者穿著透氣的長袖衣衫及長褲,配戴適當帽子,並在有需要時配戴太陽鏡或重複塗.防曬系數15或以上的防曬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