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課活動安全指引

A. 基本原則

老師注意事項︰

  • 在任何情況下,所有課外活動必須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
  • 負責導師及領隊亦須了解及清楚活動的性質及可能遇到的問題,運用本身的經驗及知識,作出適切的應變,並就個別情況作出妥善的安排,如致電999救助,確保無任何延誤。
  • 全時間照顧學生,直至活動完結及學生安全離校。

學生注意事項︰

  • 學生應該考慮自我的能力及智力是否適合參加該項活動。
  • 學生亦應履行其責任,不得無故缺席所參與的活動,亦應該明白在活動進行中如何保護自身及隊友的安全及所擔當的角色。
家長注意事項︰
  • 家長應督促子女遵從老師或導師的各項指引。
  • 家長亦應該給予子女適當的協助及意見,以確保活動順利並安全進行。

*校方不建議學生參加任何水上活動(包括獨木舟、划艇及或滑浪等)及踏單車活動

 

B. 戶外活動的安全措施

1. 建議比例︰

項目 師生比例 備註
1. 遠足

每組不應

超過30人

最少要由2名領隊帶領,其中1名應為教師/導師。

遠足是指一組人為消閒而進行的短途旅行。

2. 野外露營 1:10 最少要由2名領隊帶領,其中1名應為教師/導師。
3. 宿營 1:30 最少要由2名領隊帶領,其中1名應為教師/導師。
4. 野外定向 1:8 所有野外定向活動最少要由2名經驗豐富的教師/導師帶領。
5. 實地/野外研習 1:30 須有學校教師/導師督導下才可進行,如需分組,每組學生最少應有3人。
6. 境外遊學 1:10 最少應由2名領隊帶領,其中1位應為校內教師。
7. 燒烤營火會 1:30 *請準備適當的救火及急救設備
8. 一般參觀 1:30  

*如參加者包括男、女生,學校應派遣男女導師陪同前往

 2. 不同的天氣情況下的活動指引︰

空氣污染指數

(7)

減少戶外體力消耗及在外逗留時間,活動強度及時間可維持於中等程度。

空氣污染指數

(8-9)之間

出發前2小時及活動期間:學校應禁止易受空氣質素影響的學生(例如心臟或呼吸系統有毛病的學生)參與戶外活動。活動強度及時間可維持於中至低等程度。

空氣污染指數

 (10)

出發前2小時及活動期間:學校應停止所有戶外活動。
熱帶氣旋警告

出發前2小時:如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教師應立刻取消所有課外活動。

活動期間:如一號戒備信號或更高的警告信號在活動進行期間才懸掛,應立即折返家中,或前往最近的安全地點暫避,直至風勢已無危險方可離開。

紅黑暴雨警告

如天文台上午5時30分至6時前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全日制學校應全日停課。

上課及活動期間:倘若天文台在上課及活動期間發出紅、黑色暴雨警告,教師應立刻停止所有體育及戶外活動,並帶領學生前往安全地點暫避, 教師及學生應留在安全地點,直至雨勢轉弱及交通情況已有改善,直至可安全回家為止。

雷暴警告

出發前2小時:如出現雷暴警告,遠足、遠征訓練、野外露營、野外定向、野外考察及預計有危險的活動需要取消。

活動期間:如途中遇上暴雨,同學應離開山脊、山巔及其他高地;盡可能坐在絕緣的衣物上,並避免接近洞穴及積土的裂隙。不要坐在樹下或細小的坑洞內,並遠離牆壁及塔尖等地方;尋找穩固的地方立足,不要站在鬆散的石上。同學亦應該遠離樹木及較易傳電的建築物,例如鐵皮屋等;導師及同學應選擇最安全地點暫避,待適當時盡快回家。

水浸及山泥傾瀉警告

(留意收音機及電視的廣播)

出發前2小時:取消到受影響地區的戶外活動。

活動期間:導師及同學應選擇最安全地點暫避,待適當時盡快回家。

 

寒冷或酷熱天氣警告

教師/導師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將活動押後,甚或取消。

寒冷天氣警告

如教師/導師決定繼續舉行戶外活動,應要求參加者在寒冷天氣警告發出後多穿保暖衣物,以防因嚴寒而引致體溫過低;

酷熱天氣警告

在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之後,則應要求參加者穿著透氣的長袖衣衫及長褲,配戴適當帽子,並在有需要時配戴太陽鏡或重複塗.防曬系數15或以上的防曬油。